一位老板问:他准备开店了,现在在一家类似的店学习,店里的东西学得都差不多了,比如前台接待,出品,备料,设备,装修,店员的管理和顾客的维护,是否可以出去开店了? 还有一位老板问:自己的店员在呆了一段时间后,出去开了一个一样的店,怎么办? 类似的问题还有:想要开店了,但是毫无经验,去一家店学习是否是个好的学习方法,如何学习? 大家可以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一个合格的店长是否可以代替老板? 答案是当然不能。一个店可以没有店长,但是不能没有老板。 一个店之所以有生意,不是因为店长多牛逼多能干,而是因为老板的作用: 是因为开了一个服务于特定人群的店,提供了某种价值,满足了某些人的需求; 是因为把店开在了一个地方,而不是其他地方,这个地方顾客能找得着,喜欢来; 是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,采用了恰当的战略和战术,战胜了对手和自己的,让顾客更愿意选择自己; 是因为模式设计的不错,让店面运营效率提高,成本降低 。。。 老板思考的是增量,就是如何让店铺有生意;店长思考的是如何把来的顾客照顾好,思考的更多是存量。 两者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。 于是,上面的三个问题就有答案了: 1,如果你是店员或者店长,尽管你现在学到了很多东西,店里的事情都可以处理得很好了,也不要骄傲,因为这不意味着开店就没有问题了。 你现在的能力只是开好一个店的基础能力,不是全部;还要看看自己更高阶的能力是否具备。 至于什么样的能力是一个开店老板应该具备的?开店笔记里的每篇文章,每个音频,背后讲的都是一个老板思维。比如昨天的文章,讲的是开业,里面的老板思维是啥,就是我归纳的那三点背后的思维:投入产出的概念;长期思维,概率思维。 2,店员跑出去开了一家一样的店,该不该焦虑呢?如果我的店员这么做,我会焦虑他的钱可能血本无归,而不是焦虑他来跟我竞争。 店员知道的只是一个店的一部分,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,就跟盲人摸象一样,既然事实都不能了解全部,复制一个事实就变得不可能。 从阿里巴巴跑出创业并且成功的,都不是弄一个阿里巴巴出来跟马云竞争,而大多是变成了阿里巴巴生态链里的辅助甚至阿里的一部分。 3,去店里学习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开店的方法?是的,当然是方法之一。但是一定不能因此沉迷其中,更不能因此放大自己的信念。因为你懂的是“做什么,怎么做”,而老板是知道“为什么”的人。 做事和思考要从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,多想想为什么老板这么做,而不是那样做,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;如果是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,我会怎么处理啊,差距在哪里。